各年龄段大脑的发育情况
前面说过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其实是有它的科学道理的。下面我就从人的大脑发育过程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在讲大脑的发育过程之前,我先简单的用通俗的语言讲一下大脑的结构。大脑主要分为三部分: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主要分为四部分:
1、枕叶:包含视觉皮层,主管视觉方面。
2、顶叶:包含联合区域以及运动和感觉皮层。
3、颞叶:包含调节情绪和性欲的脑区,语言中枢也在这里,包括记忆。
4、额叶:执行功能、判断、顿悟以及控制冲动、逻辑思维等。
小脑:主管控制运动机能的协调性。
脑干:一出生就基本发育完全,负责呼吸、心跳、新陈代谢,整个生命维持。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的描述,下面我就来简单说一下孩子的大脑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发育情况以及外在的表现。
1、0--1岁:这段时间小脑逐渐发育完全,因为小脑是控制整个身体的协调的,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在差不多1岁的时候才能站稳,开始摇摇晃晃地走路。
此时大脑也在发育,外界的各种声光味道气味等刺激在促进大脑飞速地发育,主要是神经元细胞之间互相建立联系。但此时大脑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很少,外部刺激的输入大部分都无法输入到大脑进行处理。白话的理解就是比如电视机,有输入信号,但是没有处理器,没有节目输出,屏幕是都是雪花点。此时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都开始发育,但只对外界的相应刺激有反应,但还不能具体回应,
2、1岁--5岁:主管视觉的枕叶开始发育,也就是说,1岁以后,孩子才能逐渐看清父母真正长什么样,之前都是一片光怪陆离的画面。
与此同时,主管运动与感觉的顶叶也开始发育,所以孩子能逐渐开口叫爸妈。但是主管语言和记忆的颞叶相对会晚一点发育,所以2-3岁时,孩子说话会有点口齿不清,且 2-3岁之前的记忆基本上都不会有,大部分觉得有是因为家人后来不断地述说造成的后期记忆输入,并不是真正的记忆
在 2-3岁时,正是训练语言的黄金时期,对于汉语英语都是一样的。此时家长可千万不要偷懒把孩子丢给电视或平板,因为语言的发育是需要交互式的训练,才能刺激颞叶对应部分的神经元连接,促进语言的发育。另外由于孩子的视力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应尽量以听说为主,少看电子屏幕,以减少对孩子的视力的伤害。
虽然 1-5 岁期间,额叶也在缓缓发育,但由于没有有效地和其他大脑部分完全建立联系,所以此时对于逻辑思维是非常弱的,只能进行一些非常基本的数学训练,家长也不必担心将来学不好数学,
3、5 岁--12 岁。此期间大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发育。大脑各部分的连接基本完成,但额叶的发育比较慢,大概还没有完成一半的发育。此阶段虽然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对于逻辑思维能力仍然不够,这跟智力无关只和大脑发育进度有关。顶叶同时还有帮助额叶处理注意力的功能,所以在此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会逐渐提高,可以达到比较专心地处理某件事情,比如阅读、上课听讲等等。
当然,通过适当的外界刺激,是可以促进大脑的某些功能变强。大脑接受外部的刺激越多,就越会促进对应部分的发育,但由于大脑还处于发育期大脑各部分之间并未完全连接,而且发育部分是有时间先后的。过早的刺激尚未开始发育的大脑部分,并不能有效地提前发育这部分大脑,所以要遵循大脑各部分的发育规律。
比如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接触奥数,五六年级开始上难度,这样循序渐进地通过对奥数题的思考来刺激额叶关于逻辑思维部分的大脑发育,分管这部分的大脑褶皱就会变多,大脑的某部分的褶皱越多,这部分的功能就越强,也可以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经过训练刺激额叶发育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比没有经过刺激的孩子强很多,越到后面优势越明显,
4、13--20 岁。从顺序上来看,先从小脑开始,然后是叶,接着是顶叶和颞叶,最后才是额叶。额叶不仅是最后发育,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度基本上完成 80%,包含智力方面的发育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孩子够不够聪明现在已经确定了,不会再变了。剩下的20%主要是分管冲动、判断、情绪等方面的内容,和学习关系不大了,就不多说了。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家长们是不是清楚了什么时候该给孩子鸡血什么内容了吧,不会再填鸭式的乱来一气了。要在合适的时间科学地鸡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