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孩子较为内向寡言,即将面临中考,心理有一定压力,有时候会出现焦虑、暴躁、考试过于紧张等表现,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办?

答:因为青少年本身就对压力和情绪性反应更敏感,他们有时会变得非常紧张。同时,因为具有计划和执行控制机制的额叶尚未连接完全,恰当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并准备考试对青少年来说是个挑战,成绩落后也是有可能的。作为家长,你应该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考试仅仅是考试而已,要用平常心来看待。你的额叶已经发育完全了,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额叶来帮助孩子,给他树立一个榜样,教会他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2、问:为什么孩子热衷于玩手机,家长总是难以制止?

答:青少年比成人学习速度更快,因为他们的突触具备更高的“可塑性”成瘾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所以青少年会比成年人更快速地成瘾。玩手机也是一种成瘾,但同时也是一种青少年迫切渴望获得同伴认可所带来的症状。因为青少年大脑中负责情绪和奖赏的区域比成人更加活跃,所以对他们来说,同伴压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3、问: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有厌学倾向,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这是能力上的学习障碍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家长应该怎样干预?

答:额叶是负责提供理性推理和平衡情绪的脑区。在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情绪反应的区域比额叶更活跃、连接更充分,所以他们对压力和情绪性刺激会非常敏感。在缺少额叶输入信号的情况下,青少年就会对压力“反应过度”,他们对压力的反应确实要比成人高一个等级。然而,青春期同时也是心理疾病(如抑郁或精神病)开始发作的时期。如果孩子和从前相比变化非常大、不再和朋友们一起玩、衣冠不整、不会照顾自己,并且总说自己抑郁或不高兴,那就有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抑郁症可不是闹着玩的,越早确诊,治疗起来效果才越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最好同孩子的老师和医生谈一谈,让他们筛查以下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4、问:遇到困难,情绪低迷,容易陷入抑郁,是青少年阶段独有的特点吗?

答:如上所说,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亲口说自己抑郁了,这就意味着你绝对应该带他去看医生,由医生判断他是否需要抑郁症的诊断或治疗。在人群中,每4个人就有1个患有心理疾病,而且患有重度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人有 75%都是在 26 岁之前开始发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