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出来后,自然是有人喜有人忧。有人考好了,就肯定有人会考差,所以排名起起落落,也很正常。没有人可以一直拿第一,但你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波动,是非常正常的,超过了这个范围,那就要认真反思自己,这段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长鸡娃,在网上到处看文章,加各种群,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不要犯战略性的错误。大白话就是大错误不能犯,小错误可以不断,让孩子在教育不失败的前提下,去亲自体验一个个小错误,然后从这些个小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方能变成他自己的经验,然后逐渐成长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是原则性的失败,那只能是被彻底打败,也没时间回炉重造,直接考虑其他赛道

那么对于那些小错误,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呢?

如果把每次没考好的原因归咎于题目太难、粗心等等外部原因,没有从自身来找原因,那就说明孩子是一种逃避型人格。这种人格会让孩子在碰到任何一个困难,不管困难大小,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他都会找各种借口来逃避,要不就是万能型爹妈出面来给他解决。最后结果就是痛失成长的机会,即使是上了高中、大学,将来走上社会仍旧会是一个妈宝男(女),一个社会巨婴。

所以,虽然上面说得有点夸张,但如果从小就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他是不可能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些小错误的,只会怪罪到其他人身上,反正自己是不会有错的。

说回到学习上,每次考试或作业中出现的错题,都要摘抄到错题本上,不仅要把详细的解析过程写上,同时还要把真正错误的原因写上去,自身的原因。这才是造成你错误的真正原因,如果总是写外部原因,那这类题你永远也不能解决,总是会错。那么你也就无法进步,无法把这些曾经的错误变成你宝贵的经验。

所以家长在向前辈们取经时要注意,要抓大放小,大坑绝对没必要去亲自踩一遍,绕过去时在旁边看看就好,小坑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淌,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孩子从小就大坑小坑都成功避开,那就相当于是在一个无菌室里长大的花骨朵,对外界没有任何免疫力,一旦脱离了无菌的环境,必将重新经历一遍踩坑的过程,此时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过上学时的代价。所以要从小就锻炼自己勇敢面对错误,从自身找原因,这才能让你真正变得强大。任何一个学霸都是从一个个坑中总结经验踩过来的,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中总结经验教训,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在更重要的考试中不犯相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