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去除焦虑
大家每天都说鸡娃鸡娃,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其实大家还忽略了另外一个鸡娃的广大群体--娃妈们。可以说,在鸡娃的路上,娃妈们也是跟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操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孩子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体育锻炼、课外培训、每日陪读这些都是操不完的心,大部分娃妈白天还要忙工作挣钱,可以说是基本上被榨干了所有的时间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那还算不错,至少辛苦付出还有所回报,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每到大考过后,那真是分分钟焦虑症爆发。这里虽然有点夸张,焦虑症、抑郁症、拖延症属于心理疾病的三种主要症状,大部分家长还没到这种程度,但焦虑情绪大家还是会经常出现的,也很正常。
焦虑情绪属于一种负面情绪,最好是要能及时化解,否则时间长了也会变严重,转为焦虑症的。那么该如何化解焦虑情绪呢?
首先,大部分家长产生焦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未来的未知(或不确定性)产生焦虑,另一个就是对现状的不满而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对未来的已知)产生焦虑。
既然已经知道了焦虑产生的原因,那我们就比较好解决了。对于第一种情况,就是想办法把未知变成已知。具体的办法就是立足现在,然后对未来进行合理地规划。
对于第二种情况,主要产生焦虑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或不稳定的孩子的父母。他们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接受自己孩子是个普通孩子的事实,然后想当然地定一些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必然让家长和孩子都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再加上家长的眼睛就只盯着高考一条路,所以就会对未来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恐惧感。
在心理学上有种认知疗法,针对这种情况的具体做法就是不断地对自己提问,然后在问题的最后加上一句话:就算是这样,那又怎么样?一直问到患者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谬为止。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有家长觉得考不上大学,孩子的整个人生就完了越想越焦虑。这时就可以对她提问,考不上大学,孩子的人生就完了,就算是这样,那又怎么样?现在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很多,除了上大学,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家长会觉得没上大学干的工作都是又苦又累的活。这时可以提问,就算是这样,那又怎么样?现在什么工作不苦不累?又有几个大学生出来可以躺着赚钱呢?
总之,就是通过不断地提问,来扭转家长的扭曲认知,同时要接受自己。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