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无效阅读
从智能化手机开始普及后,各种网上的知识也开始对应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开始广泛应用后,推送给家长们的育儿知识的文章也是铺天盖地,家长们估计也要患上选择困难症了。为了避免这类文章给大家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选择上的痛苦,我们就应该采用一些方法,来筛选出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文章或公众号或其他网络大 V。
首先,我们在网上学习关于孩子教育的知识,是为了能真真正正地帮到自己的孩子,而网上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属于鸡汤类的,除了能激起家长们情感上的共鸣外,对教育孩子没有实质帮助,这类文章严格上来说不属于教育方面的文章,而归于情感类文章可能更恰当。
对于这类文章,家长最好是别看,除非是情感上需要宣泄、共鸣的时候,可以看几篇就行,看多了除了浪费时间外,还会对自己造成麻痹,瓦解想教育好孩子的决心。因为在鸡娃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逆流而上,反人性而行之,其间所承受的痛苦是远超奉行快乐教育的模式的。此时的鸡汤文就好比是你修行路上的魔鬼,不停地对你进行诱惑,让你放弃未来不一样的人生,转身投入到舒适区,像鸵鸟一样对未来的艰辛视而不见。
其次,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类教辅的推荐包括现在流行的各种 APP,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因为身边有家长买了或推荐,你就慨地打开自己的钱包。你首先要弄清楚,在咱们国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大纲也不是朝令夕改,很多要考的知识点变化不大,从每年的中考题来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并不会出现很大的跳跃,除了最近几年对其他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外,文理科方面的变化不大,尤其是理科方面。
所以对于最近几年一些新出的各种新的教辅和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我觉得还是要有所保留,可以多观察一下长期效果如何,虽然我对各种新的知识和方法并不排斥,但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中途更换系统是大忌,除非你已经确认之前所用的系统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想换赛道走捷径,不可否认有成功的可能,但失败的概率也是不小的。
因为相对传统的或者说是各种学霸的学习路径是经过很多人多年来的验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很高的成功概率的,按照这个系统来学习,大概率会成功,其他的可能也就是县花一现,像烟花一样,看起来漂亮,却无法持久。所以对于很多新方法,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会见效,如果孩子成绩还行,稳妥才是上策,所以这类书建议少看,会撩拨你那颗易动的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推荐来推荐去就那么几套书,经过时间的淘汰留下来的才是真的有用的,把时间省下来好好研究透才是正道,今天买这套教辅,明天买那套教辅,看似花了钱花了心思,其实可能也没起啥作用,最后放在书架上吃灰。
第三,现在由于大部分人的时间有限,没有多少时间来一本一本的读书所以这种情况下也尽量不要整套整套的买书回来读。相信我,在育儿的过程中,陪着孩子基本上就会耗尽你剩下的精力,还想像没孩子前那样时间充沛地读书是不可能的了。
但我们又不可能不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教育方法也都是与时俱进的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呢?这时我们就要借助外力了。那些真正的教育专家干货博主等就是你需要花时间去关注的,虽然找到他们需要花时间,但是一旦找到,会为你以后节省大量时间,因为他们为了有高质量的输出,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输入。
这就相当于有人帮你把最费时间的阅读给代劳了,你只需要学习他们的干货文章就好了,这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些阻挡你视线的东西都可以直接跳开。
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小窍门,如果你碰巧关注了一位教育大V,你可以看一下他都关注了哪些教育博主,这些博主里面可能就有几个真正有料的,初期可能会花点时间寻找,但一旦找到就受益无穷。大家不要按照粉丝数量来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有料,因为有些干货博主是不屑去做营销的,所以粉丝数量可能只有几千上万而已,但是一些大V识货。
所以,前面说了那么多,总结来说就是,鸡汤文不要,教辅尽量选经典的,只看干货博主的文章,这样才能避免无效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