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内容要求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 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
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语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 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理解多模态语篇除了需要使用传统 的文本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鉴于这种技能在新媒体时代日趋重要,本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中增加了“看”的技能。 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看、 写等活动,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 等;并能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根据不同目的和受众,通 过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创造新语篇。这些活动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文 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必修
理解性技能内容要求
(1)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
(2)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
(3)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
(4)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
(5)理解书面语篇中标题、小标题、插图的意义;
(6)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
(7)根据语篇标题预测语篇的主题和内容;
(8)批判性地审视语篇内容;
(9)根据上下文线索或非文字信息推断词语的意义;
(10)把握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特征;
(11)识别书面语篇中常见的指代和衔接关系;
(12)在听、读、看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记录所需信息;
(13)借助话语中的语气和语调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14)根据话语中的重复、解释、停顿等现象理解话语的意义;
(15)理解多模态语篇(如电影、电视、海报、歌曲、漫画)中的 画面、图像、声音、符号、色彩等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
(15)课外视听活动每周不少于30分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 少于1500词(必修课程阶段不少于4.5万词)。
表达性技能内容要求
(1)根据交际需要发起谈话并维持交谈;
(2)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
(3)使用文字和非文字手段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
(4)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 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
(5)在书面表达中借助标题、图标、图像、表格、版式等传递信 息、表达意义;
(6)根据表达目的选择适当的语篇类型;
(7)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
(8)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正式语或非正式语;
(9)借助语调和重音突出需要强调的意义。
选择性必修
理解性技能内容要求
(1)区分、分析和概括语篇中的主要观点和事实;
(2)识别语篇中的内容要点和相应的支撑论据;
(3)识别语篇中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
(4)理解多模态语篇中文字信息与非文字信息(图表、画面、声 音、符号)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作用;
(5)根据定义线索理解概念性词语或术语;
(6)根据语篇标题预测语篇的体裁和结构;
(7)根据语境线索或图表信息推测语篇内容;
(8)通过预测和设问理解语篇的意义;
(9)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
(10)借助语气、语调、停顿识别说话者的讽刺、幽默等意图;
(11)根据连接词判断和猜测语篇中上下文的语义逻辑关系;
(12)批判性地审视语篇涉及的文化现象;
(13)识别话语中加强或减弱语气和态度的词语;
(14)课外视听活动每周不少于40分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 少于2500词(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不少于10万词)。
表达性技能内容要求
(1)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概括经历和事实;
(2)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传递信息、论证观点、表达情感;
(3)通过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
(4)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5)根据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语言;
(6)根据表达的需要,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
(7)在书面表达中有目的地利用标题、图标、图表、版式、字体 和字号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意义;
(8)在口头表达中运用目光、表情、手势、姿势、动作等非语言 手段表达意义;
(9)讲话时进行必要的重复和解释;
(10)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预示和结束谈话;
(11)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提高表达的自然性和流畅性。
选修(提高类)
理解性技能内容要求
(1)阐释和评价口头和书面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理解电影、电视、画报、歌曲、报纸、杂志等媒介语篇中的 文字、声音、画面和图像是如何共同建构意义的;
(3)根据语篇中的事实进行逻辑推理;
(4)将语篇的内容与自身的经历联系起来;
(5)批判性地审视语篇的价值取向、语篇的结构和语篇的连贯性;
(6)辨别并推论语篇中隐含的观点;
(7)识别语篇中的隐喻等修辞手段并理解其意义;
(8)分辨语篇中的冗余信息;
(9)识别语篇中的字体、字号等印刷特征传递的意义。
表达性技能内容要求
(1)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再现想象的经历和事物;
(2)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观点、事件、经历进行评论;
(3)通过罗列、举例、对比等方式进行论证;
(4)借助词语和句式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根据需要创建出不同形式的语篇;
(6)根据需要使用委婉语、模糊语;
(7)使用衔接手段有效提高语篇的连贯性;
(8)使用特殊词汇、语法进行创造性地表达;
(9)使用图像、声音、图表等非文字资源创造性地表达意义;
(10)根据需要插话或转换话题;
(11)在人际交往中建构必要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