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二级结论
今天看到单词速记群里在说二级结论的运用,很多家长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其实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就说过这个问题。这里的二级结论主要是针对数学和物理来说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一级结论。一般来说,课本上直接有的概念、定理、推论等明文一条条写出来的都算是一级结论,换句话说,你从课本上直接学到的知识都属于一级结论。
那二级结论就是相对于一级结论来说的,一般来说,课本上被砍掉的内容,或者是通过课本上的一级结论经过推导、变形、化简、换算,甚至是利用更高阶知识对这些结论进行的计算,当然,还包括某些做题的经验等等,都可以算作是二级结论。
那我们为什么会用到二级结论呢?一般来说,我们做题大部分时间都是根据课本的概念、定理和推论来进行解题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做的题目并不能通过课本的知识直接得出答案,这中间可能需要进行公式的推导、变换证明等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是在计算和证明题中,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是没法偷懒的,否则你会因为过程不全而丢掉程分。
但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如果你对各种二类结论比较熟悉的话,那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可以直接套用二级结论得出答案,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还可以避免在推导和计算过程中出错的风险,
这种情况在初中还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首先,初中的选择填空题非常基础,难度小,基本上用不到什么二级结论。其次,初中本身数学物理的难度就比较低,也没多少二级结论可以拿来直接用,所以在初中用不用二级结论对成绩的影响非常小,主要还是以基础牢固为目标,不要想着靠二级结论来走捷径。但是对于那些头部的孩子,对于压轴题这类题目来说,记住一些二级结论可能对思考解题思路有一点帮助,稍微能提高点做全对的几率,除此之外,也就那样。
但是二级结论对于高中的数学和物理来说,还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首先,高中的题目难度比初中大得多,每道题都会要通过推导计算才能得出答案,所以影响考试分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题时间不够,如果时间足够长,,我相信很多同学还是可以考高分的。
那此时,这些二级结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你能熟练掌握这些二级结论,那么你在考试中的选择填空题中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要知道高中的选择填空题的分值比初中可要高多了。不仅如此,节省出来的时间拿来做后面的难题,这种优势可想而知,所以数学物理虽然总分150+100分,但这两门课的考试成绩随便一拉就是五六十分的差距。
既然大家都知道二级结论这么好,那大家怎么都不用呢?直接记二级结论不就好了吗?大家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如果二级结论这么好用,那考试时大家不是都是考高分了吗?但实际情况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觉得很难考高分呢?
因为二级结论有两个特点限制了大家的使用,第一个特点,二级结论特别多。高中数学的二级结论大类分了55个,加上里面的小类,二级结论差不多超过了 100个。物理的大类不多,大概十几个,但二级结论也差不多
有一百多个。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好,光是记这些二级结论就能让你痛不欲生,第二个特点,二级结论的使用受条件限制,也不能乱套用,要分情况这实际上对使用二级结论提了非常高的要求。大白话就是即使这些二级结论你都背下来,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结论你如果不清楚的话,可能会让你更纠结到底该用哪个二级结论来做题,反而会更拖累你的做题速度甚至是正确率。
所以,能使用二级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你对高中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非常熟练,这实际上还是回到了原点,你的基础不扎实,即使你有好的武器你也不能用,否则可能会伤到自己。就好比是双截棍或长鞭,你会用,拿来攻击或防身都很不错,你不会用,动不动也会打到自己一样。
那话说回来,二级结论是不是就不能拿来用了呢?当然也不是,虽然二级结论对于学过高中数学物理竞赛的孩子来说,用起来得心应手,那人家除了天赋异禀外,还是通过大量的难题计算,在计算中频繁使用才能熟练运用的。咱们普通孩子,平时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这类训练上,所以也不可能做到他们那样利用二级结论快速做题。
一般来说,如何利用二级结论来提高考试成绩呢?做到以下两点,基本上是可以的。第一,对于做题中经常出现的高频二级结论要记熟结论和使用条件。第二,对于使用条件单一的二级结论要记熟,其余的二级结论就大方地舍弃,不要太贪心,一般来说,对提升分数还是有帮助的。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付出,还是有回报的,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内索取,那就是贪得无厌了,小心被反噬。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