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该如何学习
关于高中化学,很多孩子也会像害怕学高中物理那样,觉得非常难学好,尤其是听到高年级的熟人说有机化学像天书一样,心里早早就想打退堂鼓。但其实对于高中化学这门课来说,很多人把它归类为理科中的文科,说得也非常在理,但如果真的把它按照文科的学习方式来学,可能又存在只学了个皮毛,真正精髓的部分也无法掌握。
那到底该如何来学习化学呢?下面我就先把高中的化学分类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然后大家心里就会有个数了。高中的化学一般可以这样分成四大类: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
元素化学实际上包含了整个高中化学中最琐碎的知识,因为一种元素存在于多种物质之中,所以与之相关的所有物质的化学性质都要熟知,而这种相关物质中又不止包含一种物质,这就造成了各种元素和相关物质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时是相关联,有时又会重复,所以在记忆上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这在必修一后半部的无机化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对于单一元素的各种性质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单独出现,所以记忆就和考试产生了矛盾,所以这块的学习就必须要善于归纳总结才能学好。不仅要善于把前后相关联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还要把时间跨度比较大的相关知识点也能结合起来,否则在脑海中就是分散的,无法有效地组合记忆,必然容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而自己也无法发现。
那这块该如何来学习记忆呢?前面说过,归纳总结,在具体点就是画物质转化图,比如在学了卤素之后,把这一章中和卤素沾边的所有物质都写出来,并且把转化条件和反应方程式也一并写出来,这样就能把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和元素本身都搞清楚了,最好是自己画图,这样印象深刻,更有利于记忆。
关于有机化学,这个部分体系庞大,种类众多,分子式也相对复杂,各种性质、化学反应种类众多,非常难于记忆。如果没有将有机化学做一个分类,是很难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所以一般都按照官能团来进行分类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双键、三键、羟基等等来进行分类。可以不用分得太细,但要把有相同点的物质放在一块。然后把每一类的物质的性质和发生的反应要记清楚。
首先把单独的官能团的性质搞清楚,然后就是搞清楚各类官能团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比如你搞清楚了醇、醛、酸、酯各自的性质后,然后再搞清楚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发生反应的条件是怎样的,反应方程式是怎样的。由于有机反应很多时候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是可逆的,所以也要记清楚可逆反应的发生条件,这样看起来复杂多变的有机化学就会变得有规律可循,也就不会是雾里看花那样啥啥都分不清了。
至于反应原理,是存在于整个化学学习中的,无论是无机还是有机化学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联系起来的,就连化学中唯一属于理科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的。这一块虽然是单独分类,但实际上却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
对于这块,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和超强的逻辑推导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元素化学和有机化学都是在教反应产生了什么,而反应原理则是在教如何产生的反应。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基本定义和概念就非常重要了,否则题目都读不懂,反应方程式都用错,那最后结果也是无法正确的。
最后就是化学实验部分了。这部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让很多孩子头痛的地方。因为化学实验部分关于实验操作细节多,而且步骤也相对复杂,所以如果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实验,那这些细节上的要求基本上就不容易记忆全面,单靠硬记是很容易记混的,因为很多实验步骤大同小异,关键部分细节不同,如果差别不大,记忆起来是很难区分的。
所以实验部分大家的重点不要局限于实验现象,而是先要弄清楚实验目的,这样才能搞清楚每一步的实验步骤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操作细节要记清楚,同时背后的理论知识是什么也要搞清楚。很多考题考的都是某几个细节,而不是考实验的步骤复述。
所以,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按照这几个分类去学习,但又不能完全独立地去学,要找到规律、同时又要记住各自的特性,要善于总结归纳,建立起自己的做题体系,既要注重整体之间的联系,又要注重各自之间的不同才有可能学好化学。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