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数学题
其实讲题目,不在于一次讲多少道题,而是在于你讲的每道题,孩子有没有听懂,如果孩子听你把题讲完了,还是和自己看答案或解析时一样懵,那就说明你没有讲清楚。因为很多答案会简化步骤,很多解析只强调分析,步骤不完整,所以很多孩子自己看答案会看不懂,或者说会非常费时间,效率很低。
在一些大型的培训机构,为什么要考试分层分班型教学?主要是为了让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在一块上课,这样老师在上课时进度上比较统一,基本上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听懂。
比如一道压轴题,如果是给头部的孩子讲这道题,大概5分钟就可以讲完,大部分的孩子基本上就是一点就通,根本不需要你啰嗦,你只需要开个头,提点一下,孩子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甚至有的孩子你还没开始讲,他就已经做出来了。
但是对于普娃来说,你如果讲课稍微偷点懒,想跳一个步骤或直接引用一个推论,没说明是怎么来的,你就会发现台下大家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你,你就知道大家是懵的,没听懂。如果你今天的进度是要讲20道题,每道题就只能讲5分钟,孩子听没听懂都得往下讲,那对于孩子来说,这节课基本上没啥收获,如果想要弄懂就得下来花2倍或3倍的时间来弄懂或者就此放过,始终不懂。
所以说家长给孩子报班的时候一定要孩子具备某个实力才能报相应的班,千万不要盲目去报更高阶的班,你的能力不够,去了也就是给培训机构做贡献,自己没啥收获。
对于压轴题,本来综合性就很高,在讲解过程中就不能跳步骤,必须把每一步怎么来的要讲解清楚,虽然讲太细会花时间,但孩子下来后另外再花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因为上课他就已经基本上都完全听懂了。不仅是这道题听懂了,而且对于这类题的解题思路是怎么样的,也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如果下来后再有针对性的做几道同类型的题巩固一下,基本上前两问的分是稳拿的,第三问最少能拿到 1-2分的步骤分。
我给孩子们(几个孩子的小班)上课也是如此,首先花2-3分钟让孩子把题目读懂,然后让孩子先试着做一下,接着就开始讲题,非常详细,一个步骤都不漏,讲完后如果大家都表示听懂了就开始做课堂练习题,做完练习题后让每个孩子讲一题,能完整讲出来就说明真正掌握了,哪怕整节课你只讲了5道题,也比那些讲了20 道题的效果要好。
所以对于能力强的头部的孩子,可以和其他学霸一起上大课,能力一般的普娃建议上小班,老师能讲得细一点,对孩子才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报班切忌跟风,要正确评估自家的孩子,当然也要结合机构的评估。首选线下,虽然费钱费爹妈,但学习氛围不同。
如果家长选择在家自己辅导孩子,尤其是数学,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在讲大题之前要自己先做一遍,然后你才能体会到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讲题时就要重点讲,并且要确保孩子真正听懂了。二是讲题不要跳步骤,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要讲清楚,不要嫌麻烦,你讲清楚了,孩子听懂了,一遍过,你没讲清楚,孩子没听懂,就得讲好几遍,哪个更省时间自己琢磨。
如何确定孩子真的听明白了呢?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让孩子看着题目直接给你讲一遍,顺畅流利地讲完说明真懂了,磕磕巴巴地讲说明没真懂,下来还要反复巩固练习,这时不要另外多做题,而是把例题先完全搞懂。
很多时候孩子说听懂了并不是真的懂了,而是以为自己懂了,让孩子讲题并不单纯是为了确认孩子真的懂了,其实在讲题的过程中,会让孩子再次思考,同时也会加深理解。最好把题目讲完后让孩子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考了哪些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哪步。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步,那比盲目地做十道同样的题还要有效。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如果只有一条笔直的大路,即使有几十公里,那你肯定会很容易记住怎么去。但如果需要走几百米就要转几个弯,再走几百米又要转几个弯,这样弯弯绕绕几次,哪怕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你也未必能记清楚如何去。但如果你一边走一边做标记,然后再多走几次,那肯定是要更容易记住怎么去了。听、做、讲、复习、训练就是强化自己掌握的过程,和记路是一个道理。
掌握了这个方法,大家就知道该如何给孩子讲题了,或者该如何来挑老师给孩子讲题了。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