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寒假该如何安排
七年级寒假这段时间,虽然是整个初中阶段比较早期的时候,但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下面从两个方面来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个方面,对于那些提前学了七年级课内课程的孩子来说,虽然有一个先发优势,但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法准确衡量,因为毕竟没有课堂上学的时间长,也不可能反复地进行巩固,所以学过和学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部分学过的孩子虽然有一个先发优势,但如果在七年级上学期没有抓住这个优势乘胜追击,那就非常可惜,白白浪费了一手好牌
对于提前学过的孩子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刚从小学上来,整个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都增大了,所以也是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地方,期末考试多多少少都会暴露出来一些。
那在寒假初期,首先要做的还是要重新把七上的知识点全部快速理遍,然后把不熟悉没掌握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像做错题本一样,把这部分搞懂弄通。其实对于这类孩子来说,这块也没有说起来感觉得那么多,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因为在期末考试前,复习时已经非常仔细地过了一遍,有的孩子甚至还过了二遍。现在期末考试刚结束,对孩子来说辛苦了一个学期,就盼着寒假像小学一样好好玩一下呢!孩子绷紧的弦刚放松下来,完全没心思学习,这时又要再次炒一遍“现饭",对孩子来说心里是非常抵触的。
但是这块又不能不做,因为初中的知识量比小学大多了,每个学期如果都有没掌握的知识点,不仅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而且三年攒下来不会的地方太多,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希望能上高中了。所以必须在新学期开学前要把历史欠账给还了。这块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尽量完成,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寒假作业,边做寒假作业边把知识点给复习了,但这个要把计划给做好,然后严格执行才行。
对于这类孩子来说,复习巩固肯定不是寒假的重点,寒假的重点是继续往后提前学下学期的课内知识。虽然寒假相对较短,但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给孩子报一些课外班。这样其实挺好,因为到了初中,很多家长自己在家鸡孩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把这块交给机构是对的,家长主要的任务就变为监督孩子每天在家消化上课所学的新知识,预习复习做题巩固,争取学了就要掌握,力争不要让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这块同样要针对机构的教学安排制定在家的配套学习计划,家长现在所能做的也就这些了,顺便管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具体内容家长虽然很难再介入,但监督执行必须要到位,否则你家长放松一分,孩子可能会放松十分。因为往后退是舒适区,谁都愿意待在舒适区,要想实现自我超越就必须脱离舒适区,这是非常反人性的,即使孩子愿意,但很难自己走出舒适区。也就是说孩子即使知道这样做对自己好,但家长如果不在后面推着,孩子自己也很难踏出这一步。
第二个方面,对于上七年级之前没有提前学的孩子来说,七上应该是觉得非常不适应的,因为课内知识难度突然增大,上课进度也比较快,科目也变多,每天都是新知识,每天基本上都是忙于应付作业,也没多少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基本上是被老师给拖着走,那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肯定掌握得不好虽然期末考试前也会复习,但肯定也不系统,走马观花地过一遍,作用不大。放寒假后,这类孩子的学习重点就是复习巩固,把前面的所有知识点统统重新学习一遍,反复刷题,相对于上学期学第一遍,寒假学第二遍,争取寒假把七上的所有知识点全部掌握。
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考虑报什么课外班了,可以把七上的网课报一个反复看,七上的全部课程要在寒假全部掌握,学习任务还是挺大的,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合理计划好,不要看着其他家长报下学期的班就也跟着心痒,觉得不报班就会落后。其实报不报班都已经落后了,这是事实,要接受现实,既然已经在进度上落后,那就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要继续落后了。
你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到了初三,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重新赶到前面去的。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好高骛远,家长此时要做的就是把计划制定好,然后监督孩子落实执行。这是孩子唯一能后来居上的机会,没有第二条路,如果没有落实到位,那垫底是肯定的,完全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了
寒假作业可以和复习进度一块做,也可以最后安排时间集中做。最后再安排几天时间把各科第一单元的课内内容预习一遍,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对于以上两方面,其实走的路线不同,但最后的效果可能差不多,一个是自己先学第一遍,学校再学第二遍,另一个是学校先学第一遍,然后自己再学第二遍。第一种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提前学还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压力相对要小些。第二种属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只能拼命往前,虽然最后也能追赶起来,但家长和孩子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实属没办法之办法最好不要走这一步。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